2017年10月12日星期四

杨恒均人格障碍?还是脑残?(转)

饱醉豚 @ 2009-6-20 4:41 引用通告 分类: 非正常人类研究
 

前段时间看到小昭和杨恒均的口诛笔伐,觉得杨恒均有点人品问题。小昭说的话也不可以全信,小女人喜欢夸张,一定是截掉了不少杨恒均的合理的辩护词,留下来一些特能丑化杨恒均的话语。但是杨自己的文章总是可以作参考的。

今天看了不锈钢老鼠发在牛博网的文章,《杨恒均看来是真有病,值得同情》,才觉得杨恒均确实是一个病人,而不仅仅是人品恶劣的问题,似乎是人格障碍之类的。看了不锈钢老鼠的文章,我相信小昭说的那些轶事并不夸张。

http://www.bullogger.com/blogs/stainlessrat/archives/301214.aspx

不锈钢老鼠第一次公开谈及杨恒均,是去年某一天,那时候格道网正热闹,老鼠发了一个文章,说杨恒均在北京演讲的时候找了很多很多粉丝给自己捧场,太不地道。回答问题答非所问,水平很烂。

后来在某一个场合,另一位网友爆料说:杨恒均演讲前发邮件让粉丝来捧场,却装逼说:自己让粉丝不要来,结果他们还是非要来。

我对这种做法虽然反感,却不是最反感的。我比较反感的是杨恒均给小昭的文章里的两个说法:1、自己绝不用民主泡妞。2、不单独会见女网友,除非实在被截住了,逃不开。

本人从来不反对用任何方式泡妞,只要是泡的,不是骗的强奸的,都无所谓,民主是多么好的东西,用民主泡妞总比用金钱、权势和春药泡妞强。

本人会见女网友的时候,一般都是单独会见的,这跟杨恒均大不一样。而女网友也都喜欢跟我单独见面,而不是很多人一起见面。所以我觉得杨恒均是个怪人,至少跟我格格不入。

看了杨恒均和不锈钢老鼠在群里的争论,毫无疑问,杨恒均的形象极端恶劣,就一个市井小流氓的嘴脸,不是那种有教养的大流氓的嘴脸。更糟糕的是,显示了他有多么愚蠢,基本上找不到更愚蠢的博士(毛新宇例外)。

有些话用来吓唬刚从黄山来北京的小保姆或许合适,拿来吓唬不锈钢老鼠根本就是脑袋有问题。不锈钢老鼠是最不受胁迫和绑架的极少数人之一,连这点都看不出来,显然是杨本身的大脑问题。一个考上复旦本科,拿到悉尼科技大学的博士学位的人,惹出这种笑话,真是好笑。

[22:47:26] 杨恒均: 你应该知道,我如果真想表现,在你跟第一个帖子的时候,我可以让所有的网站头版挂上我用最黄色和最恶毒语言讽刺你的帖子,你信不信?
[22:57:52] 杨恒均: 我会用两天时间,让全世界网站知道你的几把德行。

这两句话就是说:我杨恒均现在是名人,读者众多,我掌握了足够的话语权,我想灭你太简单了。我不灭掉你是给你恩赐。

这就是自称民主贩子的杨恒均。就是宣扬自由、民主、人权很卖力的杨恒均。

杨恒均贩卖民主自由人权,并非他热爱什么民主自由人权,正如棺材店老板未必喜欢棺材,殡仪馆老板未必喜欢尸体,性病医生未必愿意自己沾染梅毒淋病,纯粹是一种牟利的需要。从杨恒均的表演,我丝毫看不出此人有什么自由民主人权的素质和基本修养。他不过是一个稍有点权就要灭掉反对者的人。一个想通过自己的话语权用最下流最恶毒的办法把别人声誉搞臭让别人闭嘴的人。

更愚蠢的是,他居然在独立中文笔会的群里谈这些事,这等于让几百个独立笔会的成员做见证。他一定以为自己是堂堂正正的,想显示自己是何等的大度以至于不愿意灭了不锈钢老鼠的声誉。但是他真当别人是傻毴了。

杨恒均似乎忘记了,他那篇给搜狐网友小昭的文章已经够下流够恶毒,他灭掉小昭没有?我们只知道他撤下了这篇文章。我并不认为是杨恒均要给小昭面子,而是他自己因为这篇文章已经丢光了面子。此人能够转眼就忘了刚刚发生的教训,转眼就要在同一个地方再摔一次。

杨恒均是一个名人,粉丝众多。某网友说,粉丝和偶像总是有某种同构关系的。偶像不堪,显示了粉丝的不堪;粉丝不堪,反射出偶像的不堪。粉丝爱慕偶像,如情人亲热,都是当事人乐不可支而又不堪为外人旁观的,所以你就不要破坏人家的关系了。他们彼此喜欢,你何必去惹他们的关系,让他们不快呢。

我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今后杨恒均的粉丝只管喜欢杨恒均,我支持你们喜欢民主贩子。


=====================================================================

[22:47:26] 杨恒均: 你应该知道,我如果真想表现,在你跟第一个帖子的时候,我可以让所有的网站头版挂上我用最黄色和最恶毒语言讽刺你的帖子,你信不信?

[22:48:02] 杨恒均: 我当然很低级,我从来没有高尚过,认识我的朋友都知道

[22:57:37] 杨恒均: 嗯,作为父辈,我最后警告你一次,如果你在没有根据的骂我,我让你这一辈子后悔你妈妈生你出来。

[22:57:52] 杨恒均: 我会用两天时间,让全世界网站知道你的几把德行。

[22:58:07] 杨恒均: 相信我,你不是老子一个指头的对手!!!

[22:58:38] 杨恒均: 是吗,想玩,你就试一下,我保准你的子孙后代,还在阅读老子讽刺你的文章!

笔会群内聊天

[23:07:32] 不锈钢老鼠(吱吱复吱吱): 看来你同意我把聊天记录发出去了
[23:07:33] 杨恒均: 你放了试一下,
[23:07:40] 杨恒均: 我同意,
[23:07:44] 杨恒均: 我倒等你放一下
[23:07:48] 杨恒均: 我非常高兴
[23:07:54] 杨恒均: 我等你放
[23:07:58] 杨恒均: 老鼠,
[23:08:00] 杨恒均: 请你放

博主回复 @ 2009-6-20 0:12:56
[22:41:22] 杨恒均: 有些读者的狂热你无法想象
[22:41:27] 杨恒均: 我告诉你,我刚刚回来
[22:41:32] 杨恒均: 你知道干吗?
[22:41:49] 不锈钢老鼠(吱吱复吱吱): 不想知道
[22:41:53] 杨恒均: 一个广州的女读者,和俞可平是同学
[22:42:04] 不锈钢老鼠(吱吱复吱吱): 不关心你干吗
[22:42:06] 杨恒均: 一定想见我,可是,我已经拒绝很多次了
[22:42:29] 杨恒均: 可是,你知道吗,今天她竟然叫上野渡和唐金陵
[22:42:48] 杨恒均: 两人来到我楼下,野渡和唐是我广州最好的哥们
[22:42:53] 杨恒均: 你说我见还是不见?
[22:43:15] 杨恒均: 说真的,那天去的两到三个人,大概联系了我一年,
[22:43:25] 杨恒均: 每次一定要见,可我确实没有时间。
[22:43:32] 杨恒均: 我没有办法,还得生活。
[22:43:49] 杨恒均: 你也知道,我真正得罪上海的一个朋友,就是到了哪里也不见。
[22:43:57] 杨恒均: 所以,那次演讲,叫了一个外交部的
[22:44:11] 杨恒均: 他不知道我以前的名字,也不知道我是外交部的
[22:44:19] 杨恒均: 所以他过去了。,还有一个做生意的。
[22:44:54] 杨恒均: 如果我真想让我的演讲很多人,我可以告诉你,我只要在我博克上留个言,一晚上会有一百个。
[22:45:00] 杨恒均: 我想,你误会我了。
[22:45:04] 杨恒均: 有时确实很难办。
[22:45:37] 不锈钢老鼠(吱吱复吱吱): 算了吧,我懒得跟你说什么
[22:45:49] 不锈钢老鼠(吱吱复吱吱): 你现在的表现,大家都看得很清楚
[22:45:51] 杨恒均: 今天晚上,我就有些难办。那位在军队医院工作的女士一定要见,可我不见网友的。所以,如果真有演讲,我倒希望他们去,大家泛泛而谈。

博主回复 @ 2009-6-20 1:51:49
骂人倒无所谓,我觉得他威胁我很可笑。我主动提出把裸照给他,他不要:)

[22:47:26] 杨恒均: 你应该知道,我如果真想表现,在你跟第一个帖子的时候,我可以让所有的网站头版挂上我用最黄色和最恶毒语言讽刺你的帖子,你信不信?
[22:47:41] 杨恒均: 我是你父辈的年纪,可是我们还不认识
[22:47:42] 不锈钢老鼠(吱吱复吱吱): 那只能显得你自己很低级
[22:48:02] 杨恒均: 我当然很低级,我从来没有高尚过,认识我的朋友都知道
[22:48:19] 杨恒均: 你就攻击我
[22:48:33] 不锈钢老鼠(吱吱复吱吱): 你如果说要把我的裸照挂上去,我会把照片给你让你挂
[22:48:35] 杨恒均: 我因为欣赏你,所以也就算了
[22:48:42] 杨恒均: 你的裸照?
[22:49:04] 杨恒均: 你也太高看自己了,你的裸照,杨恒均会有兴趣?
[22:49:22] 不锈钢老鼠(吱吱复吱吱): 如果你要的话
[22:49:27] 不锈钢老鼠(吱吱复吱吱): 不要就算了
[22:49:32] 不锈钢老鼠(吱吱复吱吱): 那是你的问题
[22:49:37] 杨恒均: 你太高看自己了


=====================================================================


公共名声或影响力不是私人凶器 

宋石男 

http://ssnly100.blog.163.com/blog/static/115633920095209189766/ 

关于与不锈钢老鼠的对话,杨恒均今天写了篇文章回应:《我为什么老招惹这样的女人》点此进入 
http://yanghengjun.com/archives/1663 


这篇回应写得有点散乱,而且在引用聊天记录时,有意无意隐去了下面这段,也是最重要的一段(姑且定为A段): 

[22:47:26] 杨恒均: 你应该知道,我如果真想表现,在你跟第一个帖子的时候,我可以让所有的网站头版挂上我用最黄色和最恶毒语言讽刺你的帖子,你信不信? 
[22:48:02] 杨恒均: 我当然很低级,我从来没有高尚过,认识我的朋友都知道 
[22:57:37] 杨恒均: 嗯,作为父辈,我最后警告你一次,如果你在没有根据的骂我,我让你这一辈子后悔你妈妈生你出来。 
[22:57:52] 杨恒均: 我会用两天时间,让全世界网站知道你的几把德行。 
[22:58:07] 杨恒均: 相信我,你不是老子一个指头的对手!!! 
[22:58:38] 杨恒均: 是吗,想玩,你就试一下,我保准你的子孙后代,还在阅读老子讽刺你的文章! 

将私人对话公之于众,不锈钢 老鼠并不厚道,不过并不违背道德,因为事先她得到了当事人的同意: 

[23:07:32] 不锈钢老鼠(吱吱复吱吱): 看来你同意我把聊天记录发出去了[23:07:33] 杨恒均: 你放了试一下,[23:07:40] 杨恒均: 我同意,[23:07:44] 杨恒均: 我倒等你放一下[23:07:48] 杨恒均: 我非常高兴[23:07:54] 杨恒均: 我等你放[23:07:58] 杨恒均: 老鼠,[23:08:00] 杨恒均: 请你放 

好了,现在回到A段。杨恒均的问题,基本就在这段。 

如果杨恒均只是骂不锈钢老鼠傻逼或使用其它任何侮辱性话语,没有问题。杨恒均可以在私人对话中用最下流的语言去攻击对方,最多算”没风度“,不碍事。关键在于这两句: 

我可以让所有的网站头版挂上我用最黄色和最恶毒语言讽刺你的帖子。 

我会用两天时间,让全世界网站知道你的几把德行。 

是谁可以让所有的网站头版挂上同一类帖子?答案只有一个:网/管/办。作为民/主自由人//权的启蒙者之一的杨恒均,其思维在这一刻却与民/主自由人//权的天敌网管办深情相拥,这让人遗憾。 

进一步说,杨恒均在说这种话的时候,尽管有情绪极不稳定作为失言的借口,但并不能掩盖他心中的膨胀,以及将名声或影响力当作私人凶器的愚昧。 

他有没有这种能力(让所有网站头版挂贴)是一回事,但这种恫吓显露的是其人的膨胀,已经到了令人发笑的地步。 

膨胀或许还可以原谅,自恋是一生浪漫的开始,我相信杨恒均是一个浪漫的人,所以常绯闻缠身。即使他不关心绯闻,绯闻也要来关心他。但将名声或影响力当作私人凶器,则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在公共领域,依靠公共批评,杨恒均赢得了公共名声。他可以用此去启蒙,去赢得追随者,甚至偶尔可以搭便车泡妞,但不可以用此种公共名声或影响力去发泄私愤——因为如果这样做,他就沦为了一个混淆公私领域、模糊公义私怨的糊涂蛋。 

换言之,在私人场合,杨恒均可以用最下流的语言对不锈钢老鼠进行攻击,但他不能威胁或者哪怕只是动念,使用自己的公众影响力去进行攻击。道理很简单,他的公共名声或影响力建立在对公共事件、公共观念的批评与建设之上,这名声不止属于他本人,更属于赋予他的所有公众,即使是他本人,也无权滥用。除非他的公共影响力是建立在长期对私人的诽谤或揭发之上,也就是说,除非杨恒均将自己降低到宋祖德的高度,否则他就没有任何理由或资格利用自己的公共名声或影响力来攻击一个个体,而且这种攻击仅仅是出于鸡虫得失的私人恩怨。 

过分膨胀往往是走向分裂的开始。滥用或试图滥用自己的公共名声或影响力,则是走向身败名裂的开始。 

这话可能有点重,愿与恒均共勉。 

另外,不要太把自己的粉丝数量当回事,比这个,谁也比不过小四或春哥。当然,小四与春哥又比不过文//革中的毛太ZU。而即使是毛太ZU,也从来没有矫情地,娇羞地,欲擒故纵地说,有些粉丝的狂热你无法想象,我不想见他们,可他们几十万几十万地涌到我面前。毛太ZU也不会矫情地,娇羞地,豪气干云地说,我只要在博客上留个言,一晚上会有一百万个粉丝来见我。 

这话可能有点搞,愿与恒均共勉。 

【附录】 

五岳散人:四一,私人恩怨,你我不是个中人,不搅合了吧?老杨那些话不对,但毕竟是老鼠先挑起了这件事最初的战火,评论内容直指人身而不全是老杨的文字。你再掺合就更麻烦了。PS:说起公共名声,毕竟老杨只是说说,老鼠的公众名声(当然,只是指在某个群体)是已经用上了的

=====================================================================


左才本:杨恒均,请你拿起修脚刀来启蒙我 


原文地址:点此进入(注,原文在豆瓣,已删) 

最近和一些朋友争论“启蒙”的问题。我向来对“启蒙”是很不屑的,知识分子通过它把民众孩童化了,他们自己也顺理成章当上了爹妈,啥都要管,啥都去教。在这个国家,官员当爹妈为了指点江山,知识分子当爹妈为了指手画脚,他们手挽手便构成了统治阶级。本来,国家大事都是统治阶级说了算,选择哪种政体是他们的责任。但官员说,群众的素质不够,所以才不搞西方那套的。然后,知识分子说:对,要先启蒙。于是两拨人一联手,把责任都推到了民众那里去。启蒙,成了知识分子的推诿,他们自己不和当官的死掐,不争取更文明的管治方法,天天和民众唠叨:你们要争取、你们要懂事、你们要改变。算了吧,知识分子扯淡的那些东西,谁不懂啊。关键是,你们得把那套文明的游戏规则建立起来啊。拿枪的是官员,拿笔的是知识分子,你们不搞,反倒指望那些被动得只能被启蒙的民众?你们还不是在卖拐忽悠人? 
当然,我的“反启蒙”立场受到了严厉指责,因为和我争论的朋友即便不是知识分子,也是知识分子教出来的。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主动把自己矮化了,说他们的良知就是被启蒙出来的。看他们说的掏心掏肺,眼里似有泪光闪动,我在某一刻忍不住动摇了。可是后来,我在网上看到两篇文章,才软掉的立场马上又硬翘了起来。这两篇文的作者都是杨恒均,一篇叫《我们今天需要什么样的启蒙?》,另一篇叫《我为用修脚刀杀死恶官的邓~玉娇辩护》。 
平心而论,第一篇文章的观点还不错,难得有知识分子拱手让出了启蒙权。杨恒均说,“我说的启蒙就是一个全民的启蒙运动,不是你启蒙我,我启蒙你,而是我们互相启蒙。”但可惜,文章末尾还是留下一个大败笔,“每天晚上,我们都应该问一下自己:今天,我被他人启蒙了没有?明天,我如何去启蒙他人……”这句话让我感到不祥,脑海里出现一幕政治学习小组的画面,指导员在黑板前唾沫横飞,聚精会神的雷锋坐在小板凳上,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下:“今天,我被他人帮助了没有?明天,我如何帮助别人……”我感到不祥的原因是,虽然总是提倡学习雷锋,但这里的人却并不热爱互助,反而日益冷漠。我担心这么启蒙下去,同样只会让我们离被启蒙的东西越来越远。 
不祥的感觉终于在第二篇文章里应验了。杨恒均是为邓~玉娇辩护的,说她刀刺三位意图强奸的男人属于正当防卫,不应判罪。对此我没什么异议,一个弱女子面对三个大男人,如果不是被逼急了,怎么会拿起修脚刀乱刺呢?由于被刺的是官员,出于对中国国情的了解,我也想象得到有多少不利于邓~玉娇的消息将陆续传出。问题是,杨恒均把这件事情扯到了“启蒙”上去。他激情澎湃地说: 
“我要谢谢你,邓玉娇小妹——你一个弱女子,竟然用一只修脚刀,给了我深刻的启蒙教育,你告诉我,在一个几乎都失去了理智的社会里,在面对尊严、自由和身体受到侮辱和伤害的时候,一只修脚刀,很可能比知识分子的长篇大论更具有启蒙意义!谢谢你对我的启蒙!” 
杨恒均的腔调,很像英模事迹报告会上的领导发言。可是,修脚刀启蒙了什么呢?一个女人,受到“侮辱和伤害”,她只是本能做了反抗。不幸的是,其中一人被她刺中喉咙,不治身亡。在这个极端情境里,有什么可启蒙的呢?千钧一发之际,人被激怒了,或者被恐惧攫住了,她抓起刀一轮乱刺。暴力,是为了终止暴力。或许,暴力是她唯一能选择的办法,但也是给她带来不幸的选择。毕竟有人因此而死,即使不被定罪,手上染了别人的血,心里会长久地留下阴影。无论结果如何,这对于邓玉娇来说,始终是不幸。。这样的经验没有普适性,也无法从中提取某种抽象的行为准则,让人参照学习。 
一个人突然被暴力袭击,然后做出反应,反抗也好,顺从也好,也是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做出的。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当时刀在这三位大汉手上,邓玉娇手无寸铁,她只能屈服,这时顺从就是她唯一的选择,同样是不幸的选择。这样的情形下,为了留下性命而忍受屈辱,是否具备杨恒均赞美的“启蒙意义”呢?
我敢说,假如邓玉娇手里没有刀,只能受辱,杨恒均是不会为“启蒙”欢呼的。虽然这个故事里仍然保持了某种“启蒙性”:一个弱势的女劳动者被三个强势的男性官员欺侮,形象地说明了中国社会的巨大不公。但杨恒均不会为这个版本欢呼,原因是他说的启蒙是“暴力反抗”。他表现得亢奋极了,好像不知道暴力在中国的现实生活里多么普遍。在暴力的前面,他俯首甘当小学生,连说了两遍,“谢谢你对我的启蒙!”。 
这就是相互启蒙?知识分子启蒙民众的是“理性”,民众启蒙知识分子的却是“暴力”。这到底是对民众的表扬呢,还是对民众的蔑视。我本来以为杨恒均说的“相互启蒙”,是指普通百姓也有知识传授给知识分子,因为大部分知识分子都是坐在书斋里空想世界,他们需要第一手的现实经验。没想到杨恒均所说的是另外一种东西。汉娜阿伦特说过,极权主义的兴起就是,社会精英利用知识引导乌合之众,用暴力夺取权力。杨恒均的表白,让我再次看到了这一类知识分子的影子。他们生活环境优越,不需要用暴力解决问题,但他们极度渴望改变世界,当用尽了一切漂亮言辞都无效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乞灵于暴力。他们羡慕暴力,讴歌暴力,乃至鼓动别人采用暴力。这些知识分子经常阿谀奉承民众,不是因为摆脱了藐视民众的习性,而是他们发现了民众的特殊功用。知识分子怀揣一份美好世界的蓝图,独缺爆破筒和炸药,民众实际上被他们当成砸烂旧世界的工具。每一次大革命,民众都被启蒙,冲锋陷阵,甘当炮灰,然而革命成功,他们还是被启蒙,建设新世界,牺牲奉献,甘当砖瓦。他们永远需要被启蒙,也一直被启蒙下去。 
对于杨恒均这位良心知识分子该说点什么呢,他一直像个传教士到处宣传民~主和自·由的理念。我想这么说—— 
杨恒均,民众不需要去信仰自~由和民~主,让当官的把这套游戏规则弄好了,他们参与其中自然就会玩了,不需要什么启蒙。你不需要用修脚刀保护自己,那是你的幸福,但你还说得自己好像挺景仰似的,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拿把刀试试,你见的恶官可比邓~玉娇多,麻烦你也来替天行道一次。你想想,如果你见到的这些恶官不死,受害的可能是别人的姐妹、别人的女儿、别人的女朋友。杨恒均,请你来启蒙我,告诉我邓玉娇确实启蒙了知识分子,而你也被启蒙得拿起了你的修脚刀。谢谢你,杨恒均,请拿起你的修脚刀,来启蒙我一次,让我相信知识分子,他们不是说风凉话,他们确实可以被不幸的人启蒙!请你,杨恒均,来启蒙我。








转帖来自:https://goo.gl/kZCQ6W

2012年7月6日星期五

艾的四季


艾的四季
艾未未,著名异议人士、当代最有影响力艺术家、著名建筑设计师。其才识虽一般,但善于投机,借助千载难逢的奥运会、世博会两大中共形象工程,依靠党媒的大力宣传而成名获利。后来的反体制言行更扩大了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时间上来说,其经历可以分为四季:五毛记、变形记、漂白记和神化记。
一、五毛记
(一)左王艾青,提携出国
说起艾未未要从其父艾青说起,因为他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源于其父,包括艺术天赋和留学出国。其父原为画家,后以诗闻名于世。艾青较为优秀的诗歌全部写于1941年去延安之前,之后的诗几乎全是垃圾。依靠敏锐的政治嗅觉和八面玲珑的处事风格,艾青很快与共产党高层打成一片。艾青是有记载的第一个写诗歌颂毛泽东,并拥护共产党高层特权化的文人,因此深得毛泽东厚爱和王震的欣赏。臭名昭著的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就与其直接相关。他与毛就文艺有五封书信往来,并邀请毛泽东在会上讲一讲,形成了“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
延安时期,共产党高层特权化已现苗头,王实昧撰文进行了批驳。以王震为首的共产党高层对其大为反感。王震说,我们在前线出生入死,回到后方享受些特权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于是延安整风,第一个拿王实昧开刀。艾青写了大幅文章批驳王王实昧。艾青赞同特权化,深得历届共产党高层厚爱:共产党入京军管,艾青接管了中央美术学院;文革刚一结束,就被周恩来调回北京,被任命为副部级的文联副主席,后兼任政协副主席;并被胡乔木硬塞入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艾青拥护共产党高层特权化,很合王震胃口。1956年艾青落难后,新疆王亲自把他带到新疆,在别人较艰难的情况下过了十年安稳日子。艾未未自述童年相当舒适,晚上经常随着部队放映员看电影,放映员放到那个村子,他就跟到那个村子,一不在意就跑出20多里地。十年后的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革,艾青就再也得不到保护了:被赶往新疆边远地区,住在供牲畜下仔的半地下窝棚,工作也由给果树剪枝转为打扫厕所。在此期间,艾青身体健康急剧恶化,一只眼几乎失明,艾未未也受到连累。
但文革刚过的1976年,艾青立即被周恩来召回北京,并平反、安排住房、补发10年工资等。艾未未也于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被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同时录取,艾未未选择了上北影(参照薄熙来录取靠其父,不知艾未未是否也属于特招。艾青认为领导干部应该特权化,其子享受特招也有可能)。上北影是否为特招不可知,但艾未未出国应是特批,据说当年仅有2名学生留学出国。
(二)为了成名,甘当五毛
艾未未在国外留学,因学习问题没有毕业。有一段时间,生活费用主要靠赌博度日。但其继承了其父的艺术天赋和八面玲珑的处事风格。不仅与当地的小偷打成一片,而且他的住所也成了顾长卫、冯小刚、姜文的落脚地。朋友丢的东西,他的小偷朋友会给送回。由于善于混圈子,在国内外艺术圈内也小有名气。但真正出名,是在回国后,参与奥运工程,借助于国家官方媒体的大力吹捧。
1996年,艾未未回国,还属于无名之辈。其看准房地产开发的热潮,进军建筑业,首先做了个极简风格的工作室。极简风格,就是简单的做了个像仓库一样的建筑,几乎不需要积累。但由于朋友吹捧,艾未未在圈内积累了些名气,并参与sohu社区建筑。对建筑,他其实根本没有积累。举个例子:他在20104月玉树地震时,还不知地震烈度与震级的关系——这一建筑业常识。
艾未未真正出名是2000年中国申办奥运成功后,中国国家体育场建筑设计竞标。因从事当代艺术,艾未未于1995年与中国当代艺术投资人、瑞士前驻华大使希克认识,并经他介绍给赫尔佐格-梅德隆建筑事务所。由于艾自己并不懂建筑,他向梅德隆推荐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国家体育场建筑设计中方设计合作伙伴。
中国作为一块建筑业的处女地,自然为各方所看重。在国家体育场设计竞标前的央视新总部大楼设计招标,梅德隆建筑事务所曾打算参与,并委托艾未未打听竞标是否公平(梅德隆也会搞关系,托主管文艺的副部级太子党后代艾未未打听),结果艾未未说,竞标不公平,于是梅德隆建筑事务所没有参与,大都会事务所中标。竞标过程是否公平,从评委会成员姓名至今是个谜和一致同意库哈斯设计;以及目前央视的大裤衩无论从外观到安全、成本都暴露出众多问题,竞标工程中存在问题是明摆着的。后来中国国家体育场建筑设计竞标,梅德隆建筑事务所想必深知其中奥秘,于是决定参与。并聘请中国通希客的作为瑞方顾问,善于搞关系的艾未未作为中方顾问。在评委会成员至今仍未公布、竞标中媒体重点介绍梅德隆建筑事务所的设计、最后一轮诡异的投票过程,以及后来因安全和投资过大而停工来看,这又是一个问题多多的竞标。但艾未未却因参与中共向世界展示和谐盛世形象的北京奥运会,被以中央电视台为主的官方宣传机构吹捧,从圈内走向大众,影响力大增。2003年以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媒体多次报道艾未未,尤其是中央电视台为他做了多次专访。如:中央十套《绿色空间之名人系列》人物专访《纪录片生于五十年代》、《人物》2005-11、《艾未未:把生活状态极端化》、新华社下属“市场报”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发展采访报道等。网络奥运专栏中艾未未也频频出现,艾未未被南方周末评为2007年度艺术家。于是,艾未未从中方顾问这个较为模糊的角色,转为奥运场馆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从他的描述来看,是他决定了了鸟巢外观这个最主要的建筑设计。在中共权威媒体宣传,国外重量级媒体的跟风下,艾未未成为当代著名艺术家、建筑师。
作为回报,艾未未多次赤裸裸地吹捧中共,流露出其五毛本色。如:
“刘琪一句话,救了鸟巢……也有在中国政府的现行体制下,在强大的集中的效率之下,鸟巢也才有可能盖成。奥运就是中国人请客,是对世界做出的一个承诺,此时就不得不接受监督。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是一句顺口溜,‘改革’是改掉陋习,‘开放’就是引进别人的思考和技术,这当中必然有痛苦。‘鸟巢’所经历的公开、透明的入选程序,符合世界的标准。”
CCTV和鸟巢是意外,感谢北京新的规划班子,他们是年轻一代且受过很好训练的人”。
“中国就大环境而言,确实迎来了盛世……社会稳定,温饱之余,人们看重精神上的满足。投资艺术品,就是一种精神消费。……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的不平等已成过去,权势和金钱对艺术品的垄断程度已经不是过去那种样子。现在人们对艺术品的审美观念、欣赏习惯、文化标准与过去也不相同。今天的“有钱人”与过去的行事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可以看到的是,艺术品投资的方式也是当代的。我更愿意相信,中国人对待艺术品,依靠自身的判断,正在再次形成自己的习惯并日益成熟。”
(三)官商勾结,名利双收
艾未未投官方所好,获得众多政府项目。据其自称,在浙江,北京,内蒙古,青岛都做过不少政府项目。
其中在未招投标的情况下,一举拿下浙江金华金东区三个规划设计;并介绍赫尔佐格和梅德隆建筑事务所获得27万平方米的金东商业、文化和娱乐新区的规划权。
艾这样评价这些未经招投标的项目:“这次是在金华政府的支持下的工作,不是以設計商品目的,所以它能做得更好”。
艾未未金华项目的获利情况:建筑艺术主题公园,投入2000万,其中艾未未一个项目费用300万,总体规划收入不详;城市防洪堤改造工程总投资4300万,艾未未收入应更多。粗略估计:主题公园设计(含其中一个建筑)获利至少350万,防洪堤改造工程设计至少300万,艾青公园100万,再加上梅德隆事务所设计介绍费,艾未未最少获利800万。
不仅是在艾青的故乡,艾未未利用名气与获得上海嘉庆区政府无偿提供的3169平方米的土地,后1963平方米建筑被拆除,艾未未获赔750万。这些建筑也是仓库式的建筑,成本不超过每平方米1000元,但按赔偿计算的建筑成本高达每平米3800多元,其中包括未完成的建筑,艾未未此项获利约400万。
这些项目不仅为艾未未带来大量经济利益,更是扩大了自己在国内外的影响。金华项目在奥运工程招标之后,广受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央视国际频道、时代周报等也作了专题报道。 
(四)二丑本色,蒙混世人
要说艾未未2008年还不知中共本色,那是小看他了,1989年六四,他曾去中国驻美使领馆去抗议,递请愿书。美国那时的对中共的报道可想而知,他会不知?2008年奥运会他给中共打场子后,几个月后的开幕的另一大形象工程——世博会,他再次参与,搞了美人鱼视频互动。给中共捧场子,他一个不拉,中共的宣传也使他获得了极大的名利。
直接为中共建国以来最大的形象工程服务,并获得收益,是十分明显的五毛行为。但,艾未未为何不被认为是五毛呢?一方面是艾未未把对中共的直接吹捧包裹在大量的其他言论之中;另一方面,艾未未也在不同场合批评过中共,包括其他为奥运会做宣传的艺术家。200710月“VOA”:《艾青之子艾未未痛批中共的奥运宣传是涂脂抹粉》。“苹果日报”20080224奧運專版《假的微笑 設計者指京奧虛偽
对这样的角色,鲁迅非常恰当的比喻为小骂大帮忙的二丑。20078月接受“卫报”专访时,艾未未大骂奥运开幕式导演的张艺谋和斯皮尔.伯格:“世界上所有龌龊导演都参加了,真是令人作呕。” “我不喜欢任何无耻地滥用自己职业的人,他们没有任何道德上的判断。这是没有思想的行为。我非常公开地批评将文化用于政治宣传而摒弃了艺术和智力真正功能的倾向。所有人都倾向于不去谈论过去,而剩 下的就是娱乐和欢庆。这简直是疯了。”
但艾未未为何参与这样一个明显被政党利用的工程呢?艾未未的回答是:“不是国家,而是瑞士的一支设计团队雇用了我。这个国家里没有人会找我去做这个项目。但即使有人找过我,我也不会去做。我有太多的理由不去这么做。”
但不论是何人雇佣,艾未未仍然做了自己痛骂张艺谋和斯比尔.伯格的事:将文化用于政治宣传。
    他为何这样做?答案只有一个,金钱和名誉。毕竟人都是自私的,这么做也无可厚非。人的欲望无穷,艾未未虽名利双收,但主要靠政府项目毕竟不能获得尊重。于是他就反戈一击,批评政府,以获得尊重和更大的名利。

2012年4月30日星期一

放松颈肩、腰背和手腕的瑜伽操

放松颈肩、腰背和手腕的瑜伽操

(2010-08-21 11:19:40)[编辑][删除]
标签:

杂谈

经常用电脑或坐着而不活动的人容易感到颈肩、腰背部坚硬,或者由于经常打字、用鼠标,手腕不舒服,手指发麻。这是由于颈肩或手腕肌肉发生劳损,引发的无菌性炎症和遗留问题引起的。炎症发生时会引发疼痛、酸胀感。颈肩、手腕部炎症消退后在内部会产生结痂、粘连,导致正常血液循环、神经传导不畅。这有点类似外伤后形成的疤痕,在神经较集中区域的疤痕阴天下雨会有感觉一样。
颈部粘连引发的循环、传导不畅,会 导致头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或休息一晚后仍感头部昏沉,不清醒;严重的可引起颈椎强直(肌肉劳损不能正常支撑颈椎时,人体的自我修复机制会启动,利用 颈椎骨增生来产生支撑),严重时会压迫脊髓,产生胸闷、早搏等类似心脏病、高血压等症状的其它问题。肩部和手腕的粘连会产生手指不灵、发麻的感觉,有“鼠 标手”的说法。
常见的缓解上述症状的方法有按摩、针灸等,近年来兴起的小针刀手术就是专为化解粘连组织而研究出的。但牵引是针对颈椎骨增生,不仅不治本可能还会引起其它问题

我向大家推荐几个有针对性的瑜伽操来化解粘连,
达到减轻症状或在一定程度上治疗的目的。但更重要的是注意生活方式,不要久坐使用电脑。

活动手腕的瑜伽操(注意: 瑜伽动作虽是公认最安全的健身操,但锻炼不当也会有危害。正确的做法是,在自己的能力极限边界做,以感觉到伸展但不疼痛为限):选一个舒适的姿势(站、坐 均可),两臂两手在身前掌心向下的平举,约与肩宽,1、翻转手掌使掌心向上,用力分开和向前伸展手指,持续2、3秒钟;接着,大拇指在内用力握拳(其它四 指握住大拇指),持续2、3秒钟;共做12回合,放下手臂,放松约5秒钟。2、两臂在身前平举,手心向下,以手腕为轴向上翻转,使掌心向前,十指尽量指向 上方,持续几秒;接着手腕反方向翻转,十指指向下;共做12回合,放下手臂,放松5秒。3、两臂在身体两侧平举,大拇指在内的握拳,以手腕为轴,握拳的手 向前划圆圈,做12圈;再反方向划圆圈,做12圈,放下手臂,放松肩、手臂、手腕、手指约10-20秒。

活动肩部的瑜伽操:肩旋转功(约在第7分40秒开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M8S4eMIdDE/
颈和上肩部:颈功(第7分05秒开始) ; 腰部:猫伸展功(第24分32秒)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7054396&iid=33152329&cid=21


2012年4月29日星期日

瑜伽眼保健操


瑜伽眼保健操

加强控制眼球的肌肉运动和快速变焦联系,可增强眼部血液供给;远近聚焦联系缓解眼睛疲劳。我经常做,做后眼睛特别舒服,明目效果明显。
一.控制眼球上下运动
1、瞪大双眼,两眼用力向上看,保持15秒左右(或不到15秒、以感觉到累为止);闭幕休息10秒左右。
2、瞪大双眼,两眼用力向下看,保持15秒左右(或不到15秒、以感觉到累为止);闭幕休息5 -10秒。
3、重复一次
二.控制眼睛上下运动
1、两眼尽量向左方最远处看,保持5秒;再尽量向右方最远处看,保持5秒;闭眼休息10秒;
2、重复2次。
三.眼滚动功
1、瞪大双眼,两眼用力向上方、向左、向下、向右看,并在每个方向上保持12秒;
重复10次;休息10秒。
1、瞪大双眼,两眼用力向上方、向右、向下、向左看,并在每个方向上保持12秒;
重复10次;休息10秒。
四.快速变焦联系
(站在窗前或某个地方,必须能看到50远的大小相当于小轿车的物体)1、远距离聚焦,看远处50之外的物体;然后迅速在近处聚焦,如聚焦鼻尖,再正常聚焦,看20厘米左右的物体,如自己的手;重复做10次,休息。
2、再重复一次,休息。
(完)
以下视频可做参考:http://is.gd/6kN78M

2012年3月18日星期日

侯德健、刘晓波用谎言为共党粉饰太平

六四清场杀人确切证据,刘晓波和侯德健没看到,他俩在干什么?也没听说吗?89入狱后其二人的的说法明显撒谎。
(摘自《天安门事件的最后一幕/吴仁华》http://blog.boxun.com/hero/64/27_1.shtml)

一九八九年六月三日...... 晚六时许,一群愤怒的学生和市民送来一名化装进入天安门广场的军人。
此时化装进入广场的军人和警察为数众多,任务是侦探广场上动态,尤其是侦探学生指挥部的动态,并趁机制造混乱,以便于血腥镇压。(此为前兆,刘和侯一点都不知吗?下面的就是广场杀人的证据--转摘注)
(64--转摘注)凌晨一时三十分许,大批军人终于杀出一条血路,沿西长安街抵达天安门广场北面的天安门城楼前,集结在金水桥一带。这支最先到达的军队是属于陆军第三十八集团军的所谓"红军团"。这支部队在抵达天安门广场北端之初,即大肆射杀集结在西观礼台附近、长安街和广场北端的学生和市民。
而如今,就在毛泽东的眼皮底下,共和国的人民却一个个倒在所谓人民子弟兵的枪口下……几乎与此同时,在天安门广场南面,近千名荷枪实弹的军人途经永定门、宣武门,从前门方向抵达人民大会堂南侧。大批学生和市民纷纷退入天安门广场,向纪念碑一带靠拢,有不少人先后中弹倒下。
外界通常认为天安门广场清场开始于凌晨四时三十分,其 实,在军队抵达广场之初的凌晨一时三十分许,清场行动即已开始,因为在军队抵达之初,即有许多学生和市民在天安门广场范围内伤亡,陆续被送入位于中国历史 博物馆前的临时急救站。中国人民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研究生程仁舆就是在此时被枪杀身亡的。
临近凌晨二时,集结在人民大会堂前的军人开始对着纪念碑上空开枪......    两名学生在广场西北角受到枪伤,一位伤在手部,一位伤在眉部。这两名受伤学生被及时地送入位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前的临时急救站急救。
凌晨四时,广场上的全部灯光突然一齐熄灭......   在熄灯后不久,早已列阵于金水桥前的装甲车和坦克开始向广场推进。借助隐约的火光,只见广场北端中央的"民主女神"塑像首当其冲,在强烈的撞击下轰然倾倒,然后是一座座的帐篷被辗倒,连同帐篷内为数不详的学生,这些疲惫已极的学生尚在梦乡之中。
许多局外人不相信在那样紧张的气氛下还有学生在帐篷里睡觉,......我的两位学生虽然被我从帐篷中强行拉到纪念碑一带,但直到撤离广场为止,仍处在朦胧的睡意之中,对后来撤出广场的经过毫无记忆......中共当局在六四事件摄制的题为"北京风波真相"的纪录影片中,就曾提到在学生队伍被迫撤离之后,有一名叫吴斌的学生在帐篷里被军人唤醒。
如前所述,血腥清场其实在凌晨一时三十分军队抵达广场之初即已开始,射杀驱逐广场边沿地区的学生和市民(包括...广场西北角...广场北部中端)...坦克快速推进到纪念碑前,辗倒...帐篷以及帐篷内睡觉的学生,难道也不算是清场?
正当学生领袖们准备具体布置实施撤退行动之时,军人鸣枪冲上纪念碑底座,因而使侯德健等人力图促使学生和平撤离广场的良好愿望成为泡影...... 凌 晨四时四十分许,在纪念碑北侧,一支人数约四十人左右的军队突击队冲入学生队伍...这批士兵异常凶狠,目透凶光,一边不断地对空鸣枪警告,一边用枪托猛 击坐在地上纹丝不动的学生,开出一条通往纪念碑底座最高层的信道。他们抢夺学生手中和身边的物品予以毁坏,其中包括录音机、照相机等。当场就有数十名学生 头破血流,包括女学生,许多人倒地不起。......  (吴仁华--转摘注)与 特别纠察队的成员们坐在纪念碑底座北面的最高一级台阶上,军人不断地施暴,时而对我们用枪托砸、枪管捅和大脚踢,时而在我们的头顶端枪一通乱放,枪声震耳 欲聋。在持续不断的暴力下,几乎没有人不受到伤害,我的腰部也受了伤。不少人先后被砸下或踢下最高一级台阶,但都坚强地爬起来,一声不响地依旧坐回原处, 一动不动,甚至都不屑于回头望一眼军人。
相比之下,我们的遭遇还算是幸运的,那些位于纪念碑底座之下的学生们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数十人的突击队,而是数以千计的军人和防暴警察。那些军人和防暴警察...凶狠地扑向学生队伍,用棍棒、枪托和刺刀进行猛烈的袭击......   在军人和防暴警察的猛烈袭击下,许多学生当即头破血流,倒地不起。
军人和防暴警察潮水般地涌入学生队伍,端坐不动的学生被无情地践踏,惨叫声此起彼伏,撕心裂肺。
伤亡急剧增加,尤其是由于受到践踏,部分学生终于被迫站起来,但依然坚持不撤,而军人和防暴警察的袭击也仍未停止。那些坚持不站起来或根本就来不及站起来的学生,则受到更为严重的践踏。
暴力在肆虐,每一秒钟都在流血。
在纪念碑东南角的所谓撤离信道口,学生队伍仍然受到猛烈袭击,不时有学生倒下。在我身边不远处,一位学生头部裂开了一道大口子,血流如注,用毛巾都捂不住。
纪念碑东南角方向是戒严部队曾经对侯德健等人允诺过的撤离信道,当局事后也反复如此强调。其实,东南角并不存在安全的信道...在撤离过程中,学生队伍拥挤不堪,甚至令人透不过气来。军人的袭击,更加剧了学生队伍的混乱和拥挤,不时有学生被挤倒或绊倒,并被无法止步的人流所践踏,耳边不时传来女学生凄厉的惨叫声...与我同时从东南角撤离的学生,只是遭受到棍棒和枪托的袭击。而一些慌不择路,匆忙中脱队跑向历史博物馆方向的学生,则有人受到枪击。
当我们在箭楼附近路口拐向前门西大街之际,从身后的广场方向又传来一阵密集的枪声...不久,有学生从队伍后面追赶上来报讯,那群坚持不撤的学生惨遭枪杀。
尽管在广场上经历了血腥镇压,但学生们还是料想不到军队会残忍到用坦克继续追辗已经撤离广场,并正处在返校途中的和平学生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