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的四季
艾未未,著名异议人士、当代最有影响力艺术家、著名建筑设计师。其才识虽一般,但善于投机,借助千载难逢的奥运会、世博会两大中共形象工程,依靠党媒的大力宣传而成名获利。后来的反体制言行更扩大了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时间上来说,其经历可以分为四季:五毛记、变形记、漂白记和神化记。
一、五毛记
(一)左王艾青,提携出国
说起艾未未要从其父艾青说起,因为他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源于其父,包括艺术天赋和留学出国。其父原为画家,后以诗闻名于世。艾青较为优秀的诗歌全部写于1941年去延安之前,之后的诗几乎全是垃圾。依靠敏锐的政治嗅觉和八面玲珑的处事风格,艾青很快与共产党高层打成一片。艾青是有记载的第一个写诗歌颂毛泽东,并拥护共产党高层特权化的文人,因此深得毛泽东厚爱和王震的欣赏。臭名昭著的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就与其直接相关。他与毛就文艺有五封书信往来,并邀请毛泽东在会上讲一讲,形成了“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
延安时期,共产党高层特权化已现苗头,王实昧撰文进行了批驳。以王震为首的共产党高层对其大为反感。王震说,我们在前线出生入死,回到后方享受些特权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于是延安整风,第一个拿王实昧开刀。艾青写了大幅文章批驳王王实昧。艾青赞同特权化,深得历届共产党高层厚爱:共产党入京军管,艾青接管了中央美术学院;文革刚一结束,就被周恩来调回北京,被任命为副部级的文联副主席,后兼任政协副主席;并被胡乔木硬塞入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艾青拥护共产党高层特权化,很合王震胃口。1956年艾青落难后,新疆王亲自把他带到新疆,在别人较艰难的情况下过了十年安稳日子。艾未未自述童年相当舒适,晚上经常随着部队放映员看电影,放映员放到那个村子,他就跟到那个村子,一不在意就跑出20多里地。十年后的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革,艾青就再也得不到保护了:被赶往新疆边远地区,住在供牲畜下仔的半地下窝棚,工作也由给果树剪枝转为打扫厕所。在此期间,艾青身体健康急剧恶化,一只眼几乎失明,艾未未也受到连累。
但文革刚过的1976年,艾青立即被周恩来召回北京,并平反、安排住房、补发10年工资等。艾未未也于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被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同时录取,艾未未选择了上北影(参照薄熙来录取靠其父,不知艾未未是否也属于特招。艾青认为领导干部应该特权化,其子享受特招也有可能)。上北影是否为特招不可知,但艾未未出国应是特批,据说当年仅有2名学生留学出国。
(二)为了成名,甘当五毛
艾未未在国外留学,因学习问题没有毕业。有一段时间,生活费用主要靠赌博度日。但其继承了其父的艺术天赋和八面玲珑的处事风格。不仅与当地的小偷打成一片,而且他的住所也成了顾长卫、冯小刚、姜文的落脚地。朋友丢的东西,他的小偷朋友会给送回。由于善于混圈子,在国内外艺术圈内也小有名气。但真正出名,是在回国后,参与奥运工程,借助于国家官方媒体的大力吹捧。
1996年,艾未未回国,还属于无名之辈。其看准房地产开发的热潮,进军建筑业,首先做了个极简风格的工作室。极简风格,就是简单的做了个像仓库一样的建筑,几乎不需要积累。但由于朋友吹捧,艾未未在圈内积累了些名气,并参与sohu社区建筑。对建筑,他其实根本没有积累。举个例子:他在2010年4月玉树地震时,还不知地震烈度与震级的关系——这一建筑业常识。
艾未未真正出名是2000年中国申办奥运成功后,中国国家体育场建筑设计竞标。因从事当代艺术,艾未未于1995年与中国当代艺术投资人、瑞士前驻华大使希克认识,并经他介绍给赫尔佐格-梅德隆建筑事务所。由于艾自己并不懂建筑,他向梅德隆推荐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国家体育场建筑设计中方设计合作伙伴。
中国作为一块建筑业的处女地,自然为各方所看重。在国家体育场设计竞标前的央视新总部大楼设计招标,梅德隆建筑事务所曾打算参与,并委托艾未未打听竞标是否公平(梅德隆也会搞关系,托主管文艺的副部级太子党后代艾未未打听),结果艾未未说,竞标不公平,于是梅德隆建筑事务所没有参与,大都会事务所中标。竞标过程是否公平,从评委会成员姓名至今是个谜和一致同意库哈斯设计;以及目前央视的大裤衩无论从外观到安全、成本都暴露出众多问题,竞标工程中存在问题是明摆着的。后来中国国家体育场建筑设计竞标,梅德隆建筑事务所想必深知其中奥秘,于是决定参与。并聘请中国通希客的作为瑞方顾问,善于搞关系的艾未未作为中方顾问。在评委会成员至今仍未公布、竞标中媒体重点介绍梅德隆建筑事务所的设计、最后一轮诡异的投票过程,以及后来因安全和投资过大而停工来看,这又是一个问题多多的竞标。但艾未未却因参与中共向世界展示和谐盛世形象的北京奥运会,被以中央电视台为主的官方宣传机构吹捧,从圈内走向大众,影响力大增。2003年以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媒体多次报道艾未未,尤其是中央电视台为他做了多次专访。如:中央十套《绿色空间之名人系列》人物专访《纪录片生于五十年代》、《人物》2005-11期、《艾未未:把生活状态极端化》、新华社下属“市场报”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发展采访报道等。网络奥运专栏中艾未未也频频出现,艾未未被南方周末评为2007年度艺术家。于是,艾未未从中方顾问这个较为模糊的角色,转为奥运场馆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从他的描述来看,是他决定了了鸟巢外观这个最主要的建筑设计。在中共权威媒体宣传,国外重量级媒体的跟风下,艾未未成为当代著名艺术家、建筑师。
作为回报,艾未未多次赤裸裸地吹捧中共,流露出其五毛本色。如:
“刘琪一句话,救了鸟巢……也衹有在中国政府的现行体制下,在强大的集中的效率之下,鸟巢也才有可能盖成。奥运就是中国人请客,是对世界做出的一个承诺,此时就不得不接受监督。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是一句顺口溜,‘改革’是改掉陋习,‘开放’就是引进别人的思考和技术,这当中必然有痛苦。‘鸟巢’所经历的公开、透明的入选程序,符合世界的标准。”
“CCTV和鸟巢是意外,感谢北京新的规划班子,他们是年轻一代且受过很好训练的人”。
“中国就大环境而言,确实迎来了盛世……社会稳定,温饱之余,人们看重精神上的满足。投资艺术品,就是一种精神消费。……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的不平等已成过去,权势和金钱对艺术品的垄断程度已经不是过去那种样子。现在人们对艺术品的审美观念、欣赏习惯、文化标准与过去也不相同。今天的“有钱人”与过去的行事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可以看到的是,艺术品投资的方式也是当代的。我更愿意相信,中国人对待艺术品,依靠自身的判断,正在再次形成自己的习惯并日益成熟。”
(三)官商勾结,名利双收
艾未未投官方所好,获得众多政府项目。据其自称,在浙江,北京,内蒙古,青岛都做过不少政府项目。
其中在未招投标的情况下,一举拿下浙江金华金东区三个规划设计;并介绍赫尔佐格和梅德隆建筑事务所获得27万平方米的金东商业、文化和娱乐新区的规划权。
艾这样评价这些未经招投标的项目:“这次是在金华政府的支持下的工作,不是以設計商品為目的,所以它能夠做得更好”。
艾未未金华项目的获利情况:建筑艺术主题公园,投入2000万,其中艾未未一个项目费用300万,总体规划收入不详;城市防洪堤改造工程总投资4300万,艾未未收入应更多。粗略估计:主题公园设计(含其中一个建筑)获利至少350万,防洪堤改造工程设计至少300万,艾青公园100万,再加上梅德隆事务所设计介绍费,艾未未最少获利800万。
不仅是在艾青的故乡,艾未未利用名气与获得上海嘉庆区政府无偿提供的3169平方米的土地,后1963平方米建筑被拆除,艾未未获赔750万。这些建筑也是仓库式的建筑,成本不超过每平方米1000元,但按赔偿计算的建筑成本高达每平米3800多元,其中包括未完成的建筑,艾未未此项获利约400万。
这些项目不仅为艾未未带来大量经济利益,更是扩大了自己在国内外的影响。金华项目在奥运工程招标之后,广受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央视国际频道、时代周报等也作了专题报道。
(四)二丑本色,蒙混世人
要说艾未未2008年还不知中共本色,那是小看他了,1989年六四,他曾去中国驻美使领馆去抗议,递请愿书。美国那时的对中共的报道可想而知,他会不知?2008年奥运会他给中共打场子后,几个月后的开幕的另一大形象工程——世博会,他再次参与,搞了美人鱼视频互动。给中共捧场子,他一个不拉,中共的宣传也使他获得了极大的名利。
直接为中共建国以来最大的形象工程服务,并获得收益,是十分明显的五毛行为。但,艾未未为何不被认为是五毛呢?一方面是艾未未把对中共的直接吹捧包裹在大量的其他言论之中;另一方面,艾未未也在不同场合批评过中共,包括其他为奥运会做宣传的艺术家。如2007年10月“VOA”:《艾青之子艾未未痛批中共的奥运宣传是涂脂抹粉》。“苹果日报”2008年02月24日奧運專版《假裝的微笑 鳥巢設計者指京奧虛偽》
对这样的角色,鲁迅非常恰当的比喻为小骂大帮忙的二丑。2007年8月接受“卫报”专访时,艾未未大骂奥运开幕式导演的张艺谋和斯皮尔.伯格:“世界上所有龌龊导演都参加了,真是令人作呕。” “我不喜欢任何无耻地滥用自己职业的人,他们没有任何道德上的判断。这是没有思想的行为。我非常公开地批评将文化用于政治宣传而摒弃了艺术和智力真正功能的倾向。所有人都倾向于不去谈论过去,而剩
下的就是娱乐和欢庆。这简直是疯了。”
但艾未未为何参与这样一个明显被政党利用的工程呢?艾未未的回答是:“不是国家,而是瑞士的一支设计团队雇用了我。这个国家里没有人会找我去做这个项目。但即使有人找过我,我也不会去做。我有太多的理由不去这么做。”
但不论是何人雇佣,艾未未仍然做了自己痛骂张艺谋和斯比尔.伯格的事:将文化用于政治宣传。
他为何这样做?答案只有一个,金钱和名誉。毕竟人都是自私的,这么做也无可厚非。人的欲望无穷,艾未未虽名利双收,但主要靠政府项目毕竟不能获得尊重。于是他就反戈一击,批评政府,以获得尊重和更大的名利。